棚頂發電 棚下種植
作為一個工業反哺農業的全新嘗試,精武鎮20兆瓦光伏農業產業園建設太陽能農業大棚,并在光伏設施大棚下種植蔬菜,將光伏產業順利延伸到農業領域,在不改變土地性質的同時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整體收益。該項目總投資3.4億元,占地1000畝,是華北地區首個光伏農業項目。項目達產后,預計年產值1.2億元,利潤6368萬元,稅收400萬元。其中:發電收入2280萬元,農業收入4720萬元,生態旅游收入5000萬元。園區一期共建設222個光伏農業大棚,采用鋼制骨架,在棚頂架設不同透光率的太陽能電池板,同時保證太陽能光伏發電和整個溫室大棚農作物的采光需求。光伏農業大棚可以提高植物的光合利用率,屏蔽昆蟲喜好的紫外光,起到物理驅蟲的作用。棚內可以種植有機農產品(000061,股吧)、名貴苗木等各類高附加值作物,還能實現反季節種植、精品種植。園區設有茶葉、食用菌、苗木花卉、盆栽蔬菜、特菜等種植區域。明年園區還將引入蚯蚓養殖,蚯蚓可以消化食用菌菌包殘渣,蚯蚓糞還能改善土壤,從而建立起園區循環農業發展的產業鏈。
采茶體驗成為農業休閑游新特色
園區通過挖掘農產品資源與休閑農業、科普教育、體驗參與等休閑娛樂活動的內在關聯,提升原有資源的附加值,開展休閑觀光、現場炒茶品茗、特色蔬菜采摘、農事體驗等休閑活動,實現休閑農業多元化發展的道路。為了實現茶葉在天津地區的成功種植,技術人員不僅解決了北方晝夜溫差大,介質栽培、水的凈化處理和滴管設施等技術難題,還利用光伏棚的特點,打造適宜茶樹生長的健康環境。同時,農業技術人員還在茶葉的營養含量、口感、產量等方面進行進一步的檢測,培育高品質的光伏茶品種。園區種植的茶樹目前長勢很好,明年春天就可以采摘春茶了。園區負責人說:“在北方體驗采茶是件新鮮事,這個農業休閑游的項目一定很吸引人。游客可以在園區技術人員的指導下親手采摘鮮茶,體驗茶葉從鮮葉演變為成品茶的全過程,游客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學習了解相關的茶知識,見證新鮮茶葉誕生的全過程。”
打造農業創客基地
園區將高效設施農業、新能源產業、休閑旅游產業等三次產業功能進行有機融合,同時通過引入O2O營銷模式,打造集農業種植、體驗休閑、科普教育、高新農業孵化器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科技創新高地。園區依托華盛現代農業研究院,積極建立農業科研創新培訓基地,發展優勢產業聯盟,打造農業產業化智慧園區。華盛綠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與天津農學院共同簽署了產學研聯合體合作協議書,進一步推動園區快速發展,搭建高新農業創新創業平臺。天津農學院利用學校學術優勢、試驗優勢,安排光伏農業科技產業園研發人員在實驗室進行科研試驗,提供信息數據和試驗材料資源。同時,園區為天津農學院提供專業化學習實踐基地,推進學校研發技術成果的轉化。農業創客基地提供多種創業模式,為農業創客提供更好地發展空間。大學生創業基地為創業大學生提供設施先進的農業大棚,同時提供資金申請、項目融資、技術培訓、項目推薦、招商管理等“一站式”服務,幫助大學生解決創業路上的一系列困難,讓農業科技更好地應用推廣。小微農莊創客區是一種現代農莊合作模式,可以以預付年費方式共同出資租賃農莊,并委托專業種植公司托管運營,在提供給租戶直供蔬果的同時還可以豐富業余休閑生活,提升生活品位,實現“農場主”的夢想。